快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首页 > 解决方案 > 行业划分 > 电力 > 输变电设备移动巡检管理系统

输变电设备移动巡检管理系统

一、目标客户 
输变电设备移动巡检管理系统适用于电网企业的输变电巡检业务和发电企业的设备巡检业务。该系统的上线应用,不仅有利于减轻企业巡检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加强巡查人员的监管力度以及巡查与检修工作的衔接力度。
本系统已经在多个省市和地区的电力部门获得了成功应用和实践检验,所涵盖的设备包括电网企业的超高压变电站(500 kV)、常规变电站(220kV、110kV)、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以及发电企业的机组设备等。
二、方案概述 
在企业人员对广域或区域内电力线路和设备进行巡逻和检查时,输变电设备移动巡检管理系统通过PDA掌上电脑对巡检数据进行采集与管理,有效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漏检或错检等问题,进而提高线路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可靠性。
借助本系统,企业巡检部门一方面可在日常工作中实现了无纸化数据采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管理部门对于一线巡检人员工作情况的监管有效性,真正实现了巡检工作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达到了提供工作效率、确保电力设备低故障安全运行的业务目标。
系统采用了多项国际先进技术,确保数据和业务处理的高效率。其中包括有:支持条形码/RFID(无线射频标签)扫描、支持GPS到位跟踪、支持数据智能同步、支持MS Windows Mobile技术等。
三、成功案例:天津市电力公司智能巡检系统 
客户背景 
天津市电力公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省级电网公司,采用集中管理模式,下设高压分公司、滨海分公司等14个供电单位。 
挑战/原有问题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网规模日益扩大,基于纸、笔的传统巡检模式所引发的电网安全隐患已日渐突出。主要表现为存在人为因素多、管理成本高、无法监督巡检人员工作状态等明显缺陷。当前巡检工作面临问题主要有:
1. 缺陷巡检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巡检部门的难点,而到位情况以及缺陷统计则是缺陷巡检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难题。
2. 电网发展、无人值守变电站增加带来的巡检到位率和巡检质量监控的问题日益突出。
3. 变电站定期巡检缺乏重点,特别是对易遭受破坏的重要变电站。
4. 巡检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现场仅仅凭经验判断,没有方便的标准可以在现场参照。
5. 巡检设备面广量大,巡检人员责任心有好有差。“巡检人员是否到位?缺陷定级是否准确?缺陷描述如何量化?”等问题无法进行核实。
6. 巡检报告内容五花八门,对同一种缺陷的描述不统一,使更高一层管理人员无法判断缺陷的类别,更无法安排处理。
7. 每日四次的巡检周期内缺陷报告数量很大,伴有重复报告缺陷,靠人力根本无法分类整理,也就不能为消除缺陷提供科学的依据。
8. 人工填写缺陷记录使工作量巨大,缺陷巡检的效率降低,而且缺陷报告书不易保存。
9. 手工纸记录的方式,在繁杂的数据统计上,也因为效率低、繁琐也不利于实际工作。
10. 已有的生产管理系统门类众多,五花八门,但是缺乏有效的手段整合所有的数据。
解决方案 
2004年8月,快威科技在天津市电力公司高压供电分公司试点开发基于GPS的输电巡检系统以及在北辰供电分公司试点开发基于条形码的变电站巡检系统。在试点公司的大力配合和项目组的共同成员努力下,软件原型于2004年12月份开发完成。 
2005年4月,为了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快威科技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业务升级和改造,将国家电网公司实施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内容纳入业务标准范畴,提高了巡检现场作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006年,升级后的系统在天津市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单位扩大到滨海、城东、津南、蓟县、北辰等分公司。在此期间,快威科技根据各地应用过程中反馈的问题对系统功能进行了针对性完善,并将典型缺陷库标准、条码标准体系等业务内容形成规范,纳入系统标准体系。
自2007年1月至今,进行规范和优化后的系统在天津市电力公司下述所有分公司投入正式运行,目前系统累计巡检记录项目数据已超过1000万条以上。
2009年,系统针对国网PMS实施而改进了接口,可无缝地与国网PMS交互缺陷等信息。 
技术亮点/业务价值 
系统已在全国多个省市和地区的供电部门进行实际生产应用,并实现了多年稳定、可靠运行的成功记录。
安全性
在硬件选型方面,系统均采用经历严格的测试,完全满足恶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可靠运行的要求的高成熟稳定性的产品;在软件方面,系统通过信息安全验证和用户接口管理等相关技术,确保系统实现了超强容错性。
易用性
系统遵循Microsoft Windows Mobile的设计规范,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便,一般用户只需要经过一天左右的培训就能完全掌握巡检终端的使用方法。
标准性和开放性
系统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标准化巡视作业指导书》要求,实现了巡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此外,除了基于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和标准化的作业模式而具备的良好扩展开发能力外,系统在网络协议、数据库操作、产品的集成和开发工具都遵循业界主流标准,确保与现有各主流应用系统(例如电力生产管理系统和其它电力自动化系统)之间的良好集成性。
 

分享到: